小技術大作用| 壽光和信醫院成功開展首例經胃鏡鼻腸管置入術保障患者營養
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22-08-09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食物營養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但對部分患者來說,并不適宜直接進食。那如何操作來保障患者腸內營養?壽光和信醫院近日成功開展了首例胃鏡引導下鼻腸管置入術。
患者張某某,男,68歲,之前因“急性胰腺炎”在其它醫院住院治療,出院20天仍感腹脹、納差、惡心不適,且進行性加重,隨后來到壽光和信醫院呼吸消化內科就診。查體發現患者上腹部可觸及包塊,CT發現患者存在胰腺假性囊腫、胰腺及周圍滲出嚴重,診斷為“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腫”。

急性胰腺炎是內科常見的急腹癥,其發展迅速,病情復雜,并發癥多。急性期患者可出現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營養素的攝入與吸收不足。所以,有效可靠的腸內營養支持是不能耐受經口飲食的重要環節。以往均采用腸外營養能使胰腺得到“休息”,但長期腸外營養易引起腸粘膜萎縮、塌陷;腸道屏障功能嚴重受損及腸內細菌的移位,使腸源性感染的發生率增加。對此類重癥胰腺炎病人,早期的空腸內營養有利于病情恢復,有效的置入鼻空腸營養管及加強護理可以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
考慮患者胰腺處于恢復期,口服食物可刺激胰腺細胞,導致胰液分泌增多,不利于胰腺炎的好轉;如直接將食物輸入空腸,不經過胰腺,可減少胰腺的刺激,減少胰液分泌,促進胰腺恢復。在與患者本人及家屬詳細溝通后,呼吸消化內科、內鏡室、ICU及麻醉科密切配合,順利完成醫院首例經胃鏡鼻腸管置入術,讓患者在不影響病情的情況下,得到了良好的營養供給,受到了病患及家屬的認可。
科普小知識
鼻空腸營養管置管術是利用胃鏡將營養管放置到空腸,建立一條空腸的營養通道,從而使營養物質通過營養管輸入空腸,達到腸內營養的目的??漳c營養管是一種不透X光的聚氨酯管,直徑約3.3mm,長約130-145cm。營養管頭端置入空腸后,腸內營養物質直接由空腸營養管經過鼻腔、食道、胃、幽門到達空腸。對于不耐受鼻胃管喂養且應用胃腸動力藥無效的患者以及存在高誤吸風險的患者,可考慮行幽門后喂養(即空腸置管),可以有效避免胃內容物反流,提高胃癱病人腸內營養的耐受性,減少誤吸風險和肺部感染的發生、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等。
- 附件下載:
- 上一篇:
- 下一篇:壽光和信醫院6名員工獲獎